台灣地區佛教網路論壇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4 posters

1頁(共2頁) 1, 2  下一步

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5, 16:23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5, 17:06

http://www.suttaworld.org/ancient_t/dmjs/dmjs2.htm

達摩大師血脈論 寫到: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答曰:只言見性不言婬欲。只為不見性;但得見性,婬欲本來空寂,自爾斷除,亦不樂著,縱有餘習,不能為害。何以故?性本清淨故。雖處在五蘊色身中,其性本來清淨,染污不得。法身本來無受,無飢渴,無寒熱,無病,無恩愛,無眷屬,無苦樂,無好惡,無短長,無強弱,本來無有一物可得,只緣執有此色身,因即有飢渴寒熱瘴病等相,若不執,即一任作。若於生死中得自在,轉一切法,與聖人神通自在無礙,無處不安。若心有疑,決定透一切境界不過。不作最好,作了不免輪迴生死。若見性,旃陀羅亦得成佛。

這與大智度論的喜根PK勝意事件無二無別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5, 17:06

哼!是嗎?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5, 17:09

這是在討論雙修嗎?禪法討論區可以雙修是嗎?怎麼不滾去藏傳區與人〔雙修〕?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5, 17:10

您言下之意是說白衣因婬欲而不能成佛?所以您的意思是說佛教其實只有出家人才能成佛?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5, 17:20

阿a卡ka伊i 寫到:這是在討論雙修嗎?禪法討論區可以雙修是嗎?怎麼不滾去藏傳區與人〔雙修〕?

非也!如欲雙修必從氣脈明點瑜伽來辯正才有意義,如僅言白衣有妻致婬欲不除問題,那就與氣脈明點瑜伽無關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5, 17:25

謝謝樓上各位法友意見~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5, 17:28

老而怪之 寫到:您言下之意是說白衣因婬欲而不能成佛?所以您的意思是說佛教其實只有出家人才能成佛?
白衣因婬欲而不能成佛!出家人若未斷婬也一樣不能成佛!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6, 09:38

前者問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否?
一個有妻子是外相行為;而婬欲是內心問題。而輪迴及成佛是心的問題。
婬欲若是煩惱,即應是要障道法。

達摩祖師所言“婬欲本來空寂,自爾斷除”
看來是要說明,“空性是本來的,但不認識;當認識後自然會斷除婬欲。”

推之,即若是煩惱即應斷除,而最終應以明白本來空寂,來自爾斷除。

供參考!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8, 12:10

輪迴及成佛是心的問題
所以不是身的問題?身沒有問題?那行為的善惡都與輪迴或成佛無關是嗎?
Shocked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8, 16:46

兄問得正好,補助一下!
頌曰:
世別由業生 思及思所作
思即是意業 所作謂身語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8, 16:59

那就是說行為的善惡都與輪迴或成佛有關囉?可見輪迴及成佛不單是心的問題~還有身的問題!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08, 17:14

輪迴是業所成,業是由思而起。
意業(思)是根本,根本斷了即身語所作亦斷(思所作)

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看到了沒?原來這【世別由業生】是出典於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三!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10, 01:58

ngagwang 寫到:兄問得正好,補助一下!
頌曰:
世別由業生 思及思所作
思即是意業 所作謂身語
何處所引?怎不說完整?為助眾生能得妙法,茲轉貼如下:
http://www.cbeta.org/result/normal/T29/1558_013.htm
【經錄部類】〔毘曇部類〕〔毘曇部〕
【經文資訊】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九冊 No. 1558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CBETA 電子佛典 V1.20 普及版

T29n1558_p0067b01(00)║
T29n1558_p0067b02(00)║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三
T29n1558_p0067b03(00)║
T29n1558_p0067b04(00)║    尊者世親造
T29n1558_p0067b05(00)║   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
T29n1558_p0067b06(00)║  分別業品第四之一
T29n1558_p0067b07(00)║如前所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各多差別。
T29n1558_p0067b08(01)║如是差別由誰而生。頌曰。
T29n1558_p0067b09(00)║ 世別由業生  思及思所作
T29n1558_p0067b10(00)║ 思即是意業  所作謂身語

看到了沒?原來這【世別由業生】是出典於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三!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1-10, 09:07

感謝師兄提供,頂禮世親菩薩!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2-05, 03:16

ngagwang 寫到:
達摩祖師所言“婬欲本來空寂,自爾斷除”
看來是要說明,“空性是本來的,但不認識;當認識後自然會斷除婬欲。”


我覺得不是這樣 , 因為理可頓悟 , 習氣要漸修

如果有心要去行淫 , 這不是究竟的佛 , 這是凡夫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廣修 2010-12-06, 16:05

如果有心要去行淫 , 這不是究竟的佛 , 這是凡夫
試解以下四句:
《大智度論》說:【婬欲即是道】
《圓覺經》也說:【諸戒定慧,及淫怒癡,俱是梵行】
《維摩詰經》中還說:【淫怒癡性即是解脫】
《六祖壇經》更說:【淫性本是淨性因】
avatar
廣修
發言量已達20帖以上者

文章總數 : 51
注冊日期 : 2010-09-13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廣修 2010-12-07, 12:16

噢,你果然也無法解釋以下四句哪。

《大智度論》說:【婬欲即是道】
《圓覺經》也說:【諸戒定慧,及淫怒癡,俱是梵行】
《維摩詰經》中還說:【淫怒癡性即是解脫】
《六祖壇經》更說:【淫性本是淨性因】
avatar
廣修
發言量已達20帖以上者

文章總數 : 51
注冊日期 : 2010-09-13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2-09, 12:02

這個問題包含了另一個假設,那就是→假設白衣必有婬欲。

但白衣未必個個都有婬欲!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2-17, 15:01

是啊!白衣未必個個都除不了婬欲吧?何必狗眼看人低呢?汪汪! Laughing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2-20, 16:39

在俗家內修行 寫到:噢,你果然也無法解釋以下四句哪。

《大智度論》說:【婬欲即是道】
《圓覺經》也說:【諸戒定慧,及淫怒癡,俱是梵行】
《維摩詰經》中還說:【淫怒癡性即是解脫】
《六祖壇經》更說:【淫性本是淨性因】

最後一句可解釋前三句。
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廣真 2010-12-22, 18:20

最後一句是關鍵句。
avatar
廣真
群組:分區版主

性別 : 男 文章總數 : 111
信仰及宗派 : 佛教激進派
注冊日期 : 2008-04-24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維摩詰居士「雖為白衣,奉持沙門清淨律行」、「示有妻子,常修梵行」─ 莫輕白衣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2-25, 21:35

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。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。得無生忍。辯才無礙。遊戲神通逮諸總持。獲無所畏降魔勞怨。入深法門善於智度。通達方便大願成就。明了眾生心之所趣。又能分別諸根利鈍。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。諸有所作能善思量。住佛威儀心大如海。諸佛咨嗟。弟子。釋。梵。世主所敬。欲度人故。以善方便居毘耶離。資財無量攝諸貧民。奉戒清淨攝諸毀禁。以忍調行攝諸恚怒。以大精進攝諸懈怠。一心禪寂攝諸亂意。以決定慧攝諸無智。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。雖處居家。不著三界。示有妻子。常修梵行。現有眷屬。常樂遠離。雖服寶飾。而以相好嚴身。雖復飲食。而以禪悅為味。
上述的長者維摩詰「雖為白衣,奉持沙門清淨律行」、「示有妻子,常修梵行」。在維摩詰所說經記載,維摩詰居士示現有疾,佛諸大弟子前往問疾對答法義,沒有人是維摩詰的對手,文殊師利菩薩與其對揚,才跟他打個平手。雖是白衣居士,境界不可思議。
但願大眾「莫輕白衣」。

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回復: 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2-26, 00:13

但願大眾「莫輕白衣」。
本題有哪帖「輕白衣」?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問曰:白衣有妻子,婬欲不除,憑何得成佛? Empty 試解:六祖壇經【淫性本是淨性因】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0-12-26, 10:21

 「婬性本是淨性因」這句話的來源,是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所記載者,為六祖慧能大師欲入滅之前與弟子們的對話(六祖特為全部的偈語命名為「自性真佛偈」),所留下長串偈語中的一句。其間六祖的弟子法海說:「和尚(指六祖)留何教法,令後代迷人,得見佛性?」在法海問法後,六祖先說了:「若識眾生,即是佛性;若不識眾生,萬劫覓佛難逢」等等話語後,說出長串的自性真佛偈,偈語當中有「婬性本是淨性因,除婬即是淨性身,性中各自離五欲,見性剎那即是真。」
一般人切勿斷章取義,而只見著:「婬性本是淨性因」,應該觀察上下文義:「除婬即是淨性身」。因為眾生心中皆有「婬性」,但它卻是「淨性之因」。「婬」係屬三毒當中的「貪」字;六祖在「自性真佛偈」當中同時提及:「性中邪見三毒生,即是魔王來住舍,正見自除三毒心,魔變成佛真無假」(該句在「婬性本是淨性因」之前幾句)。
如果修行者生起「貪毒邪見」,如婬性等,就是魔王住在行者身舍當中;如果以正知正見自予除了婬性等貪毒,就能將魔王轉變成「佛真無假」。
所以六祖「自性真佛偈」所言:「婬性本是淨性因」必須詳審整個偈語當中的上下文義(甚至說此偈語前的答問法義),方能了其實是要修行者,對治三毒的邪見(包括婬性),目的在以正知見自除三毒心,變魔成佛。
附註:「自性真佛偈」如下。
真如自性是真佛,邪見三毒是魔王,
邪迷之時魔在舍,正見之時佛在堂。
性中邪見三毒生,即是魔王來住舍,
正見自除三毒心,魔變成佛真無假。
法身報身及化身,三身本來是一身,
若向性中能自見,即是成佛菩提因。
本從化身生淨性,淨性常在化身中,
性使化身行正道,當來圓滿真無窮。
婬性本是淨性因,除婬即是淨性身,
性中各自離五欲,見性剎那即是真。
今生若遇頓教門,忽悟自性見世尊,
若欲修行覓作佛,不知何處擬求真。
若能心中自見真,有真即是成佛因,
不見自性外覓佛,起心總是大癡人。
頓教法門今已留,救度世人須自修,
報汝當來學道者,不作此見大悠悠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1頁(共2頁) 1, 2  下一步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