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地區佛教網路論壇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雨天雜思

5 posters

2頁(共3頁) 上一頁  1, 2, 3  下一步

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1, 04:40

張迺剋 寫到:張迪克要我說明哦?
我說明有用嗎?
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嗎?
你在台壇是怎麼否定大乘佛教的?
反正你張迪克所貼經文仍未認定"常樂我淨非事實無法通過實際驗證"~看來你阿含經不熟嘛~不熟阿含經就別這樣批判中國大乘佛教嘛~你又不是像印順導師那樣的佛學者~
如何正觀:身、心?
身與心皆為「無常、苦、非我」的緣起生滅法。


《雜阿含第一○七經》

滅苦之道(法遵比丘尼 著)- 苦滅聖諦 - 三、身心

  尊者舍利弗語長者言:「善哉長者!汝今諦聽,當為汝說。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不如實知,不如實知故愛樂於色,言色是我、是我所,而取攝受。彼色若壞、若異,心亦隨轉惱苦生,惱苦生已恐怖、障閡、顧念、憂苦、結戀。於受、想、行、識亦復如是。是名身、心苦患。

  云何身苦患、心不苦患?多聞聖弟子於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如實知,如實知已不生愛樂,不見色是我、是我所。彼色若壞、若異,心不隨轉惱苦生,心不隨轉惱苦生已,得不恐怖、障閡、顧念、結戀。受、想、行、識亦復如是。是名身苦患、心不苦患。」【契經 五陰誦】


  心,便是一般人所謂的心靈,是相對於身的一種生命現象的呈現。每個人都感受得到自己的心、肯定自己有心靈的作用,並以心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所在,例如情緒,便是相當明顯、強烈的心靈作用,能讓人產生不可小覷的行為能力。不過情緒波動仍只是心受到五受陰纏擾的狀態,並不能完全代表心靈。

  心靈是一種相當抽象的概念,很難簡潔、具體地為心靈下定義,或兩言三語地描述出何者為心、心的特質為何!即使在《修多羅》的經文中,也不見佛陀如解釋五受陰一般地解釋心,然而佛陀並不曾忽略心的作用,在正法中,心可是修離欲、求解脫的關鍵角色。

  世人對身、心的了解大約是草率地將色身當作身,而一切受、想、行、識等屬於無色的精神機能就歸類為心了。

  用這種方式理解身、心,勢必難以掌握解脫、究竟苦邊的趣向。因為既已有了身的存在,就不可能避免受苦、受傷害、受牽制,但眾生不可能避免受苦、受傷害、受牽制的對象決不僅止於身體而已。


  受、想、行、識這四無色陰,佛陀是將它們歸納在身的範圍內的,所謂六受身、六想身、六思身、六識身。它們同四大色身一樣是組成生命的基本單位,也和四大色身一樣是不可能避免受苦、受傷害、受牽制的對象。

  佛陀尚未入滅之前有色身會受病苦折磨;也有受、想、行、識會受世事的干擾:在殷殷教誨之餘,比丘們卻還不勤欲作、不勤樂、不勤念、不勤信而自慢惰,佛陀乾脆不語眾、不告侍者、獨一無二遊行去了。舍利弗、目犍連在佛陀晚年先佛入滅,佛陀也不得不說:「我觀大眾,見已虛空,以舍利弗、大目犍連般涅槃故。」只要仍有色,有受、想、行、識存在,即使已成正覺、已證無漏的佛陀,也不能完全免去受五受陰牽制的現實。那麼已斷煩惱的阿羅漢聖者又和一般人有何差別呢?

  重點就在「於此苦患之身不苦患心。」

  前文已交代過,佛陀從不否認五受陰的存在,也討論過五受陰現象的存在本身就是苦。五受陰的存在已是既成事實,因五受陰的存在而承受痛苦也是勢之所趨,是以佛陀所教授的梵行絕不會否認五受陰的存在,也不是要改善因五受陰的存在所造成的苦。

  人們之所以要承受空虛、抑鬱、對生活現況的失望、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喪失、渴求生命與精神的充實,就是因為受到五受陰無常、苦、無我的現實所逼迫。一般不如實知五受陰集、滅、味、患、離的凡夫,不如實知五受陰是因緣條件所聚集、必將隨因緣條件散滅,是以味著五受陰,不審查五受陰的過患,也不懂得由五受陰出離,以至於受盡五受陰的煎熬。

  這樣的人除了承受因五受陰的存在而必然會受到的痛苦外,內心還要為五受陰的不能盡如人意而再度承受額外的心靈創痛。

  佛陀教導弟子在身苦患之餘不再招攬心苦患:當身在因緣變遷中若壞、若異,心不隨轉惱苦生,心不隨轉惱苦生已,得不恐怖、障閡、顧念、結戀。這才是有機會能得到實現的目標。

  可是如果搞不清何者為身、何者為心,那麼修行便會因不得要領而錯誤百出了:教禪修的老師鼓勵學生:「當靜坐到很有功夫時,就能把五蘊給空掉,最後悟入一切法無自性空!」;有人修無分別心,別人問他午餐的食物滋味如何時,他說:「不知道。」他已修到無分別心的境界了;有人認為進入滅受想定,在定中將受與想都滅了,便能直趣涅槃;有人信仰一切唯心造,逮得明心見性,便可勘破一切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塵勞忘想。

  整個五受陰都是身,有身就不可能不作用、不受苦。修行不是把五蘊給修空掉;不是否定舌識而食不知味;不是逃避到定中不受不想;不是把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視為幻覺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1, 10:40

你張迪克所貼《滅苦之道》仍未認定"常樂我淨非事實無法通過實際驗證"~
法遵比丘尼或許已有成就,但你張迪克呢?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1, 15:05

我們都應該精進修習四念處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1, 17:17

張迪克 寫到:我們都應該精進修習四念處。

你張迪克既貼這句廢話就表示你已放棄"常樂我淨非事實無法通過實際驗證"~之類的邪見.謝謝~
從現在開始,你若仍不肯正面回答問題還一直東拉西扯,我們都會視同你放棄原始佛教主義並認同中國大乘甚至金剛乘.你可以試試看.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2, 03:15

張迺剋 是非常偉大的神嗎?
張迪克是凡夫在家佛門弟子。

我們都應該精進修習四念處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2, 03:19

張迺剋法友您一直東拉西扯,
而末學張迪克已習於扣緊佛法的法義、有關滅苦而參加討論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廣火 2009-09-02, 10:14

由 張迺剋 于 周一 8月 31, 2009 2:04 pm

-張迪克所貼經文仍未認定"常樂我淨非事實無法通過實際驗證"~
張迺剋
沒差啦....反正他不是真正修持原始佛法的....一個會用拳頭打擊神棍還覺得自己正確的人....怎麼可能是真正修持原始佛法的....他貼不貼都一樣啦
avatar
廣火
群組:長老

性別 : 女 文章總數 : 243
年齡 : 33
來自何處 : 不告訴你
職業 : 學生
信仰及宗派 : 還不確定
注冊日期 : 2008-06-03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2, 10:24

應扣緊佛法的法義、有關滅苦而參加討論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廣火 2009-09-02, 10:29

張迪克 寫到:應扣緊佛法的法義、有關滅苦而參加討論。
因此.......對於以下兩種網友...你張迪克這句話就全無攝受力啦....
1.已滅苦但不張揚者
2.未滅苦且無意滅苦者
這就是你張迪克的有限之處吧??
avatar
廣火
群組:長老

性別 : 女 文章總數 : 243
年齡 : 33
來自何處 : 不告訴你
職業 : 學生
信仰及宗派 : 還不確定
注冊日期 : 2008-06-03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2, 10:37

末學無攝受之意圖,不需勉強,因無用。

任何人皆有其界限!在雜阿含經文中有記載,佛陀說法也是有人不信受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2, 11:27

本題不是在談雨天雜思嗎?怎麼離題那麼遠?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2, 13:21

因為應扣緊佛法的法義、有關滅苦而參加討論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廣火 2009-09-02, 16:46

下雨就下雨......廢話真多
avatar
廣火
群組:長老

性別 : 女 文章總數 : 243
年齡 : 33
來自何處 : 不告訴你
職業 : 學生
信仰及宗派 : 還不確定
注冊日期 : 2008-06-03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2, 19:03

下雨亦無常,因眼根觸色塵生眼識,悉皆無常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3, 00:56

張迪克 寫到:末學無攝受之意圖,不需勉強,因無用。

任何人皆有其界限!在雜阿含經文中有記載,佛陀說法也是有人不信受。

張迪克何不自我檢討為何缺乏攝受他人的方便智慧?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3, 07:25

每日三省吾身是正人君子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3, 10:43

張迪克 寫到:每日三省吾身是正人君子。

這句話可是來自世尊親說?請問在阿含經(南北傳不拘)哪段?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3, 12:02

《荀子·勸學篇》說:「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,則知明而行無過矣。」可見「內省」的重要。以最務實的的方法,針對自己的一言一行、一舉一動加以檢討反省,精益求精。透過這樣日積月累的努力,才能一步一腳印地達到提高自己的目的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廣恩 2009-09-03, 14:02

荀子所言,在阿含經可有相似經文?
avatar
廣恩
群組:全區版主

性別 : 男 文章總數 : 64
信仰及宗派 : 佛教
注冊日期 : 2008-05-01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3, 15:15

覺顯 寫到:荀子所言,在阿含經可有相似經文?

敬請覺顯師兄說說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3, 17:00

張迪克 寫到:
覺顯 寫到:荀子所言,在阿含經可有相似經文?

敬請覺顯師兄說說。
覺顯提出的問題很會難答嗎?你真失禮!!你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嘛!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3, 22:13

您也一樣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3, 22:32

張迪克 寫到:您也一樣

你永遠都不會檢討自己,你永遠自認為你自己都對.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訪客 2009-09-03, 22:49

您也一樣永遠都不會檢討自己,你永遠自認為你自己都對.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雨天雜思 - 頁 2 Empty 回復: 雨天雜思

發表 由 廣恩 2009-09-04, 08:03

顏如玉 寫到:
張迪克 寫到:您也一樣

你永遠都不會檢討自己,你永遠自認為你自己都對.

顏如玉所言有理,確是一針見血.非佛教徒人士或附佛外道徒眾怎麼可能檢討自己的無知無恥處.
avatar
廣恩
群組:全區版主

性別 : 男 文章總數 : 64
信仰及宗派 : 佛教
注冊日期 : 2008-05-01

回頂端 向下

2頁(共3頁) 上一頁  1, 2, 3  下一步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