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地區佛教網路論壇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

向下

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 Empty 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1-02-28, 15:03

本書將發表於(中華佛學學報)的六篇論文 稍作修正之後,加上新作「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」一篇,結集成書供養有緣、有識之士。
首篇「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」一文,貫穿說明學報六篇論文的關聯性以及重要性。認識‘人間佛法 ’纔能現觀生命的‘緣起’;如實知緣起的「此有故彼有」,纔能知道世俗諦有業報的主體‘我’;如實知緣起的「此無故彼無」,纔能知道第一義諦‘無(實體)我’;如實知「有業報而無作者」,即是現觀‘第一義空’。如是,成賢成聖,在第一義諦與空相應,在世俗諦與生命的緣起隨順而過活;如此,可以從生活中解脫惑、業、苦,具足法身、慧命,完成人格。
其次,「佛法的人間性與現實性」指出早期佛法注重現世的人間佛法,「人間性」表示佛法照顧六道,然以人道為主;「現實性」顯示在世間中,切實可以改過遷善者,隨緣受報消業者,只在當下此時、此地,過去已逝、將來未臨,仰仗他方、來世解決問題,祇屬將來可能而非現實可掌握。
了解佛陀說法的原則與方式甚為重要,佛弟子們學習佛法、修習佛道,也應該有概定的原則與方法與佛陀的說法相應,才有效益。
復次,「緣起的‘此緣性’」提示 緣起法為佛法的樞紐、關鍵,然緣起甚深,現觀緣起須如實知「此緣性」。此緣性在《S.12,20 Paccaya (緣經)》中,指出生命的、生活的十二支緣起,一序列的因果鏈,前因 (緣)、後果,其真理、實相為︰因果的成立是「法住性」、因果的序列是「法定 (位) 性」,在空間條件上是「如性」,在時間條件上 由因結成果是「不離如性」,一定的因緣形成唯一的結果 而「不異如性」。
此緣性非常識、非知識、非學識,亦不離生活中的常識、知識、學識而得覺悟;是需要具足善根、信根,修習三無漏學,以平等般若慧,方得現觀此緣性。如實知‘此緣性’,纔能了解生命及生活的一切現象乃至輪迴解脫所以形成的理性。
復次,「南、北傳‘十八愛行’之法說及義說」釐正「百八愛行」。北傳《雜阿含 984經》南傳《增支部 A.4,199經》︰「十八愛行從內起」,種種我見、我所見,種種我愛、我所愛的說法,經文傳寫漏植的補正,經文傳譯有所增益的部分,作刪除訛舛的建議。
不知種種邪見的「我」,實則難於如實知正見的「無我」。
復次,「以四部阿含經為主 綜論原始佛教的 我與無我」檢討教內、教外有關‘我’與‘無我’的主張以及論議。
異學外道大部分主張有「非緣起之絕對的、常見的‘實體我’」,亦有小部分主張「非緣起之絕對的、斷見的‘主體我’」;佛法說明在第一義諦,沒有「非緣起之絕對的、常見的‘實體我’」,可是在世俗諦,安立「相對的安定的、統合的、隨順緣起才自在的‘主體我’」,隨順世俗名言,使用「我(aha|)、人人自己(attan)」等人稱代名詞,說明 生命的緣起裡,沒有常見、斷見的我,然而,在現實生活裡,自作自受、共作共受,不無業、報。
賢聖空相應隨順緣起,見道、修道、證道,以無我、無我所正見,修習捨斷我見、我所見,捨離我愛、我所愛,滅盡我慢、我所慢,依三菩提作證究竟涅槃。
四沙門果︰無我正見,最先斷身見結 ── 宗教的、哲學的、常識的 分別的我見、我所見 ──「見我執」,為正見所斷成為須陀洹;再加強修所斷的能力,使貪、瞋、癡淡薄,成就斯陀含向乃至阿那含向;斷除百八愛行的「愛我執」又無欲愛及任何瞋恚,成就阿那含果;一旦色愛、無色愛、無始無明、及我慢隨眠亦滅盡,在平常心態維持六常行心無掉舉,則完滿阿羅漢果,完成人格。
最後,「初期佛教‘空之法說及義說’」上、下兩篇,以「聖典 (Pli) 語《五部經典 (Pa`ca Nikya)》中‘空’的字義」及「漢文《阿含經》中‘空’的字義」,對「空義」引《經》列舉敘述。
《阿含經、五部經典》已有「內空、外空、內外空、世間空、大空、第一義空、究竟無上清淨之空」等名相之「分別施設」或「類集廣攝」;為修心、為認識實相、為智見清淨、為行道知見清淨、為作證涅槃 作種種開示、說明。如是「空名相之原義」至部派佛教、大乘佛教有「衍繹原義」,乃至「開發新義」另立名相;是等「衍義」、「新義」仍有脈絡可循,探其根柢,找出相當的《阿含經、五部經典》。
原始佛教結集《增一阿含經》時,「以‘空’代替‘無我’的演變」,孤陋寡聞,尚未見他人論及,今文報告其一繩索。有關「空三昧、空觀的如法修習」及「其他有關空的教說」,則殿後一併討論。
本書雖然已有修訂,遺漏之處在所難免,尚祈方家指正!

楊郁文 序於 阿含學園 2000/06/04

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 Ap_20060421060123230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 Empty 回復: 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1-03-22, 01:51

異學外道大部分主張有「非緣起之絕對的、常見的‘實體我’」,亦有小部分主張「非緣起之絕對的、斷見的‘主體我’」;佛法說明在第一義諦,沒有「非緣起之絕對的、常見的‘實體我’」,可是在世俗諦,安立「相對的安定的、統合的、隨順緣起才自在的‘主體我’」,隨順世俗名言,使用「我(aha|)、人人自己 (attan)」等人稱代名詞,說明 生命的緣起裡,沒有常見、斷見的我,然而,在現實生活裡,自作自受、共作共受,不無業、報。

《雜阿含經》第262經、301經云:
阿難語闡陀言。我親從佛聞。教摩訶迦旃延言。世人顛倒依於二邊。若有.若無。世人取諸境界。心便計著。迦旃延。若不受.不取.不住.不計於我。此苦生時生.滅時滅。迦旃延。於此不疑.不惑.不由於他而能自知。是名正見。如來所說。所以者何。迦旃延。如實正觀世間集者。則不生世間無見。如實正觀世間滅。則不生世間有見。迦旃延。如來離於二邊。說於中道。所謂此有故彼有。此生故彼生。謂緣無明有行。乃至生.老.病.死.憂.悲.惱.苦集。所謂此無故彼無。此滅故彼滅。謂無明滅則行滅。乃至生.老.病.死.憂.悲.惱.苦滅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 Empty 回復: 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1-03-23, 23:05

崇師兄啊!別只是轉貼經文嘛!你應該針對p法友所說的什麼[隨順世俗名言,使用「我(aha|)、人人自己 (attan)」等人稱代名詞]來析辯啊!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 Empty 回復: 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、我、無我、空

發表 由 訪客 2011-04-05, 06:38

復次,「緣起的‘此緣性’」提示 緣起法為佛法的樞紐、關鍵,然緣起甚深,現觀緣起須如實知「此緣性」。此緣性在《S.12,20 Paccaya (緣經)》中,指出生命的、生活的十二支緣起,一序列的因果鏈,前因 (緣)、後果,其真理、實相為︰因果的成立是「法住性」、因果的序列是「法定 (位) 性」,在空間條件上是「如性」,在時間條件上 由因結成果是「不離如性」,一定的因緣形成唯一的結果 而「不異如性」。

如實知「此緣性」才能穫得正確的開悟。
Anonymous
訪客
訪客


回頂端 向下

回頂端


 
這個論壇的權限:
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